省教育厅优质课活动通知

  • 2014-05-27 06:53 | 发布者: | 查看:  | 来自:
  • 河南省教育厅


                               教电教〔2014〕219号

                                                                                   

                                     

                                   

        关于举办全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

    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省辖市、直管县(市)教育局,厅直属实验学校,有关高校:

       为持续推进我省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创新,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机制,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水平,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经研究,决定自2014年起举办全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评人员范围

      各级各类学校(含社会力量办学)教师、教研人员、教育技术工作者、教育电视校园小记者。

    二、评选项目及内容要求

    (一)优秀论文

       内容范围包括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研究、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新技术环境下教育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新时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应用研究、“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研究、信息化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以及其他与教育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优秀课例

    1、信息技术优质课

    是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应用优质数字资源创新设计并开展有效教学实践而形成的优秀教学案例。

    2、微课

    是指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活动中单个知识点为目的,并以“纯视频”形式录制的数字教学资源。

    (三)优秀教育电视节目

    范围包括教育电视栏目、教育电视新闻、校园电视作品(课本剧、电视短剧、DV纪实、电视小品等)、教育电视主持人风采等。

    优秀教育电视节目评选鼓励教育电视校园小记者积极参加。

    三、奖励办法

    (一)各评选项目分别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若干,授奖比例分别为:10%、20%和30%。

    (二)根据各单位组织情况,设组织奖若干,先进个人若干。

    (三)获奖者由我厅颁发“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获奖证书”。

    (四)特等奖获得者予以颁发奖品或奖金,特等奖及部分一等奖获得者有资格入选“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评选专家库”。

    四、其他要求

    (一)各地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参加成果评选活动作为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做好宣传、组织、推荐工作,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

    (二)各项目报送要求、注意事项、评价标准及参评表格以“活动指南”形式下发,详情查询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http://www.hner.cn)。

                                             2014年4月1日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4年4月3日印发

    2014年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

    评选活动指南

    目  录

    一、参评人员范围

    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含社会力量办学)教师、教研人员、教育技术工作者及教育电视校园小记者。

    二、评选项目及内容要求

    (一)项目设置

    全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评选活动项目设置有:

    1. 优秀论文

    2. 优秀课例

    (1)信息技术优质课

    (2)微课

    3. 优秀教育电视节目

    (1)教育电视栏目

    (2)教育电视新闻

    (3)校园电视作品

    (4)教育电视主持人风采

    (二)内容及参赛要求

    1. 优秀论文

    参赛要求遵照《第五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指南》执行。(范文见大赛专用网站http://lunwen.jiaoyu.139.com;http://www.ncet.edu.cn/;http://www.webcet.cn)。

    2. 优秀课例

    (1)信息技术优质课

    是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应用优质数字资源创新设计并开展有效教学实践而形成的优秀教学案例,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实录。

    制作要求:可以在录播教室录制、也可以在普通教室由双机位及以上摄像机录制完成,时长不超过40分钟。录制格式为纯视频MPEG-2格式,幅面要求达到720×576或以上,视频比特率为4Mbit/s以上。为便于作品在网上上传及交流共享,课堂实录的视频还另需转换成一种FLV格式的文件,视频编码格式为H.264/AVC,H.264规范为High,比特率:800kbps;幅面要求720×576,帧速率:25帧;音频:音频编码器:AAC,采样率:44.1KHz,码率:96Kbps。课例主讲教师限1人,指导教师限1人。作品上传时应附有本人的电子教案及课件。

    (2)微课

    是指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活动中单个知识点为目的,并以“纯视频”(技术指标要求同上)形式录制的数字教学资源。

    教师以知识点辅导的形式录制,不带学生。要求图像、声音清晰稳定、构图合理。不限教材版本。要求录制系列课程,内容为连续的多个知识点,节数不低于5节,每节时间为5-10分钟。主讲教师限1人,指导教师限1人。

    3. 优秀教育电视节目

    (1)教育电视栏目:要求自办自创,以期为单位报送。

    (2)教育电视新闻:每条新闻时长控制在3分钟以内。

    (3)校园电视作品:制作范围包括课本剧、电视短剧、DV纪实、电视小品等,时长控制在15分钟以内。

    (4)教育电视主持人风采:教育电视新闻、专题采访、栏目主持;(不含电台播音主持)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

    制作要求:以“纯视频”格式录制,以DVD格式刻录光盘,每张光盘刻录一个节目,节目类别、时长、制作单位用彩笔直接标识在光盘上。

    (三)评价指标

    1.优秀论文

    评价指标

    标准(满分100分)

    权重

    价值性

    选题价值:论文选题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体现当前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突出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主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和可推广价值。

    30

    应用价值:论文观点鲜明,围绕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启发性和可借鉴价值。

    科学性

    论点正确,符合实际,表述准确。

    20

    论据科学、稳定、严密;实验及调查数据准确可靠,符合教学规律,没有不确定、猜测性的内容。

    研究方法科学,资料数据详实,推理严密,统计分析正确。

    规范性

    文章体例严谨(有关键词、摘要、正文和参考文献等),论述严谨,逻辑性强。

    20

    概念表述清晰准确。

    内容和纲要切题,引用规范,图表制作精确。

    无知识性和常识性错误,文笔流畅,文质优美,可读性强。

    创新性

    理论创新:结合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进展,提出新的教育思想、方法和手段,对已有的信息技术教育理论进行科学的修正和补充,而不是对已有研究结论的再次论证。

    30

    实践创新: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实践方面取得创新的进展或突破,有新思考、新方法、新策略、新探索。

    研究方法创新:用新的方法进行探索和研究;对已有的方法进行科学地修正和补充。

    2.优秀课例

    (1)信息技术优质课

    评价指标

    评价要素(满分100分)

    权重

    教学目标

    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教学目标明确;

    提高学生信息技能和素养。

    20

    教学设计

    教学情境符合教学目标和对象的要求;

    注重学科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适当采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学习模式。

    25

    教学行为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

    能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调控教学活动;

    围绕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25

    教学效果

    教学和信息素养目标达成度高;

    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得到充分体现。

    30

    (2)微课

    评价指标

    评价要素(满分100分)

    权重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明确;

    内容选题恰当。

    15

    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合理;

    教学媒体选用恰当;

    符合课程学习特点,符合学习者需求;

    教学过程完整。

    25

    教学内容

    语言生动活泼,授课条理清晰,课程内容熟练;

    教学重点突出,课堂信息量大。

    20

    技术运用

    技术运用合理、充分、有效;

    体现多种技术平台和学习资源共融的学习手段。

    20

    教学创新

    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新颖,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具有推广性。

    20

    四)其他要求

    1.有明显政治原则性错误和科学常识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评资格。

    2.优秀论文参评作品应是从未在任何学术期刊发表的原创稿件,严禁剽窃或抄袭。

    3.优秀教育电视节目参评作品应是2013年以来没有参加过省级以上评比(比赛)的原创作品。

    三、参评办法

    (一)参评办法、报送数量及方式

    1.优秀论文

    填写个人真实信息:作者姓名、单位(全称,可参考学校公章)、联系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等,每人只能提交一篇论文。

    注意:通讯地址务必要填写详细、准确,以便于获奖证书和论文结集发表后样刊的顺利邮递。

    2.优秀课例

    优秀课例参评作品采用以省辖市、省直管县为单位集中在线报送方式,原则上每省辖市不超过50件(含信息技术优质课和微课)、每省直管县不超过20件(含信息技术优质课和微课)。3.优秀教育电视节目

    优秀教育电视节目采用以省辖市、省直管县为单位集中报送方式,原则上每省辖市不超过10件、每省直管县不超过5件。每位参评人员填写“参评作品登记表”(附表三),作品报送工作人员填写“优秀教育电视节目参评作品清单及联系人信息表”(附表二)并将DVD光盘和作品登记表分类整理,集中报至省电化教育馆活动部,也可邮寄报送。

    (二)报送时间及评选结果公布

    1.报送时间

    优秀论文报送及投票支持截止时间: 9月10日;

    优秀课例报送提交时间:7月5日;

    优秀教育电视节目报送时间:自下发之日起至6月30日。

    2.评选结果公布

    根据专家评审情况,于9、10月份以文件形式公布评选结果并颁发证书。

    四、组织工作

    (一)组织领导

    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由省教育厅主办。评选活动办公室设在省电化教育馆,主要承担具体组织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切实做好评选活动的宣传、组织和初评工作,择优推荐上报。

    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http://www.hner.cn)是评选活动的信息发布和作品报送支持平台。

    附表一

    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评选活动

    优秀课例参评作品清单及联系人信息表

    (仅组织单位填写)

    单位名称:                               2014年   月   日

    类别

    作品名称

    学段

    学科

    主讲教师

    作者单位

    指导教师

    1

    信息技术优质课

    2

    信息技术优质课

    1

    微课

    2

    微课

    联系人姓名

    部门、职务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手机

    电子邮

    填写说明:

    由组织单位作品报送人员填写,Excel、Word格式均可。

    附表二

    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评选活动

    优秀教育电视节目参评作品清单及联系人信息表

    (仅组织单位填写)

    单位名称:                               2014年   月   日

    节目类别

    作品名称

    作者

    作者单位

    1

    教育电视栏目

    2

    教育电视栏目

    1

    教育电视新闻

    2

    教育电视新闻

    1

    校园电视作品

    2

    校园电视作品

    1

    主持人风采

    2

    主持人风采

    联系人姓名

    单位

    职    务

    联系电话

    手机

    电子邮箱

    填写说明:

    由组织单位作品报送人员填写,Excel、Word格式均可,报送作品时一并提交。

    附表三

    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评选活动

    优秀教育电视节目参评作品登记表

    (参评人员填写)

                                            2014年   月   日

    节目

    名称

    节目时间

    本片     分钟

    共     集

    负责人

    区号

    电话

    报送

    单位

    区号、电话

    节目

    类别

    栏目类(   )

    新闻类(   )

    校园电视类(课本剧□电视短剧□DV纪实□电视小品□)

    主持人风采类(   )

    注:作品是哪一项请在后边划“√”

    节目

    制作

    人员

    撰稿

    导演

    编辑

    摄像

    播音(主持)

    内容

    简介

    填写说明:

    1、由每位参评人员填写,Word格式。

    2、作品报送人员将DVD作品光盘和此表分类整理后,集中上报。